最后十多天了,有人奋力冲刺,有人却只想摆烂、甚至弃考?千万别!都已经坚持到现在了,临门一脚放弃实在是太遗憾!你知道吗?无故放弃还可能会被列入“失信名单”!什么情况可能“失信”根据一些高校公告中提到的“失信”,通常是指考生主动放弃考试资格的行为。目前来看,以下3种“缺考行为”会被列入失信名单:⭕ 被一志愿高校录取了,但又没参加复试,而是通过调剂上岸其他学校;⭕ 收到了高校的调剂拟录取,最后又拒绝,想再二战;⭕ 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,却忽然发现考上的是自己不想要的学硕/专硕等各种原因,导致自己不想去上。网上之前流传过一份失信名单,真伪难以考证,但确实有院校发布过相关公告。比如某高校在2023年研招调剂公告中就提到:考生应谨慎对待调剂志愿,并本着诚信的原则如实向学院或学校表达个人复试意愿,对于接受复试后无故不参加复试的考生,我校将进行失信登记记录,今后将不再受理该考生的任何报考及调剂申请。(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可联系删除)还有某高校在复试录取工作方案中也提到:回复确认参加我校复试而失信不参加复试者,列入失信人员名单,取消该生所有调剂、复试、拟录取资格。(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可联系删除)进入“失信名单”是否有影响所谓的考研失信名单,并不是我们常说的“失信被执行人”名单,只是该院校对你的单方面“拉黑”而已,并不影响你报名其他院校,更不会影响的你的征信。对此,这一规范在网上也引发很多同学的争论:有人认为“黑名单”是合理的,确实是浪费了教育资源。(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可联系删除)也有人说,这不过是考生自己的选择,无论结果是哪样,都不能用诚信来绑架。(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可联系删除)不过小编想说,既然最开始选择了考研这条路,到了最后就再坚持一下。当然,“失信行为”不单是上述问题,如果你是因为作弊,被拉入失信名单,那很有可能会影响的你的征信。比如2019年时广州通过的一项规定就表明,学生考试作弊将纳入失信信息。真有弃考想法怎么办如果你理性且认真地想清楚了,自己接下来想干什么、该干什么,那小编支持你弃考。毕竟我们都知道:考研并不是你所寻求的某个终点,而只是新路途的起点。若你提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,那早日风雨兼程自然是件好事。但如果你因为考研而感到不安、感到焦虑想放弃,小编可要说你:“弃考,是成本最大的选择!”对于非理性的弃考来说,弃考就是在提前享受自己最害怕看到的结果。我相信目前大部分同学焦虑的点在于,觉得自己还没复习完,还没有准备充分。实际上,几乎没有人是100%准备好才上考场的。最后这些天,就着重复习重点内容,把该拿的分都保证拿到,按部就班就是成功的关键。你只管做好当下自己要做的,去努力争取努力拼,最后自有最好的安排在等着你。其实现阶段让你们想要弃考的问题,每一个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也都遇到过,但那些已经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,正是在每一个困难面前坚守住了自己,才取得最后的成功。遇到困难不可怕,而能够在每一个弃考高峰期都稳住心态,找到正确方法度过的同学,才会是考研的最终胜利者。大家都在熬,关关难过关关过,未来山高路远,无论前方如何艰难,希望同学们都能坚定无畏地朝着星辰大海,昂首向前!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